1260.5.28 唱法華題目抄 ~ 金言 8.
【第十三問】問云,同一經之內像這樣相違之事,實在無法心得(納得,理解)故,此事願聞其詳。
【第十三答】答云,於方便品等見到「鑑機而說此經」;於不輕品見到「即使有誹謗也唯強說之(就是硬說也要說)」。雖為同一經之前後,然兩說如水火般相違(不同)。關於此,天台大師於法華文句中會云「本已有善(釋尊在世之眾生,於過去持有聞法華經之善根故),釋迦以小而將護之(釋尊說小乘及權教之教,邊守護邊教化);本未有善(不輕菩薩當時之人,於過去未持有聞法華經之善根故),不輕以大而強毒之(不輕菩薩直接強說令〔讓其〕聞法華經,下成佛之種子)」這樣來解釋。文心,「有本之善根(於過去有聞法華經之善根),今生之內可得解(解脫)者,可直接為其說
唱 法 華 題 目 抄
二五
唱 法 華 題 目 抄
二六
法華經;然其中若有聽了法華經猶會誹謗之人,則一定要暫時說權經來調機根之後,才可說法華經。另一方面,無本之大善根(於過去無所謂聞法華經之善根),今亦不信法華經之眾生,其即當墮惡道故,所以但強說令聞法華經,令謗之而令結逆緣,以備將來之成佛」這樣解釋之文也。依此釋,則末代無善根者多,有善根者少;故大部分之人墮惡道之事無疑也;既然同樣是墮惡道,則當「強說令聞法華經而令謗法而成毒鼓之緣(反而可因此之逆緣而終成佛)」這樣來教化歟。然,則末法之今,的確是強說令聞法華經令可結謗緣(謗法之逆緣)之時節也,此事乃無諍者吧。
又法華經方便品有五千之上慢(增上慢之人),聽完略開三顯一(從方便品開頭至「我等千二百
及餘求佛者 願為此眾故 唯垂分別說 是等聞此法 則生大歡喜」為止之半品)之教,要續說廣開三顯一(從方便品接下來之「爾時世尊
告舍利弗 汝已慇懃三請 豈得不說 汝今諦聽 善思念之 吾當為汝 分別解說」至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之七品半)之教時,佛以御力(神通力)令彼等退座,後因涅槃經及佛滅後之四依之菩薩之教導,而令於今生得悟。另一方面,諸法無行經中有說到「昔喜根菩薩對勝意比丘強說令聞大乘之法門,令謗而令結逆緣」這件事。關於此二事之相違,天台大師會(解釋)云「如來(釋迦如來)以悲(悲心)故,發遣(令退座);喜根(喜根菩薩)以慈(慈心)故,強說(強說令聞)」。文心,佛悲故,擱後之樂(將成佛之樂往後推);對增上慢之人,如立即說法華經令聞,則彼等必誹謗此法華經而墮地獄,悲其當遭長苦,而特地讓其退座。這就譬如,母雖知子有病,但悲當時(灸治當時)之苦,而不立即加以灸治一樣。另一方面,喜根菩薩這一方,則不考慮當時之苦痛,只思所謂後之成佛之樂,而強說法華經令聞之。這就譬如,父慈故,見子有病,不考慮當時之苦,思後之樂故,而直接加灸治一樣。
又佛在世,佛秘法華經故,四十餘年之間,連佛之次位之等覺之菩薩及不退之位之菩薩亦不知其名。又壽量品,法華經八個年之內秘其名,好不容易於最後才令聽聞。「何況末代之凡夫如何可容易令聽聞呢」或許人們有這樣的認為,然而妙樂大師對此有這樣的解釋「佛世當機故簡(佛在世之人人,可成佛之機根故,所以立順序而說教),末代結緣故聞(末代之眾生,令結「聞法之緣」之機根故,直接令聽聞)」。文心,「佛在世中,佛一生之間,大多數之人都能登不退轉之位之時故,所以即使出(說)法華經之名義(法華經)也不會誹謗,是以好好地調機根後說之。與此相對的,佛滅後當機之眾少而結緣(必須結緣)之眾多故,對大多數之人來說,無論如何應說法華經讓其能夠結緣」是在說這樣之意之文也。是体有多品(此必須結緣者又有很多之種類)。又末代之師大多數都不能辨機根;機根無法辨明時,但當強說實教(法華經)歟。所以天台大師法華文句釋云「等是不見(機根之類別不能判然時),但(只)說大(大乘)無咎(過失)」。文心,「若不知(不能分別)機(機根)則說大(大乘之教)無
唱 法 華 題 目 抄
二七
唱 法 華 題 目 抄
二八
失(過失)」這樣云之意也。又亦有善見其時代之機根而說法之方法,就是國中之諸人皆信權經而強謗實經而不信用時,以彈呵(叱責)之心當說實經歟。應依時而選擇用否。
https://changpeiyeong.blogspot.com/2022/03/1260528.html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